作者: yeahsax (- -) 看板: movie
─────────────────────────────────────


前文恕刪,對於這個主題我一直很有感觸,雖然不是很專業,
但也大致發表一下我個人的淺見,請不要鞭太用力>"<
在工作急著交稿的這個緊要時刻,我就大略說明一下我的看法。

我自己對原PO的問題解讀是:

臺灣的「同志」元素是如何在電影界裡發展起來的?

我覺得這個問題很難只鎖定在「電影」以及「臺灣」,因為香港對臺灣有一定的影響力;
對於「同志」元素一詞,也很難定義,我就姑且認為是「提及同志議題」好了。
因此,便試把原PO的問題變為「[問卦]有沒有同志電影在臺灣很紅的八卦?」來討論。

一個議題的開展,不單只從電影的角度來討論,同志議題之所以可以融入電影,
與社會的開放程度勢必有一定的關係,同時會表現在文學、電視劇……各種面向。
因此以下我做了一個總表,也大致做了一個分類,獎項部分沒有很齊全,有空再補。


一、七○年代以前  同志議題醞釀期


1983  白先勇  文  學《孽子》
1987  臺灣解嚴
1989  香  港  同  志  電  影  節

二、八○年代  同志議題漸受重視


1991  國  內  金  馬  節  開  辦  同  志  專  題
1993  李  安  電  影《囍宴》
1994  蔡明亮  電  影《愛情萬歲》
1994  邱妙津  文  學《鱷魚手記》
1996  杜蘭修  文  學《逆女》
1997  蔡明亮  電  影《河流》柏林影展  銀熊獎
1997  虞堪平  電  影《孽子》
1997  陳俊志  紀錄片《不只是喜宴》
1998  陳俊志  紀錄片《美麗少年》


三、九○年代  同志電影蓬勃發展


2001  柯一正  電視劇《逆女》     金鐘獎四座(導演、單元劇、女主角、男配角)
                                「休士頓國際影展」銀雷米獎(Silver Remi Award)
                                「芝加哥國際影展」迷你影集最高榮譽「銀徽章獎」
2002  周美伶  紀錄片《私角落》
2002  易智言  電  影《藍色大門》
2003  邱妙津  文  學《鱷魚手記》 時報文學獎
2003  電視劇 《孽子》

 


2004  陳映蓉  電  影《十七歲的天空》
2004  周美伶  電  影《豔光四射歌舞團》
2005  曹瑞原  電視劇《孤戀花》
2006  陳正道  電  影《盛夏光年》
2007  周美伶  電  影《刺青》     柏林影展泰迪熊獎(堪稱同志電影奧斯卡)
2008  陳宏一  電  影《花吃了那女孩》
2008  程孝澤  電  影《渺渺》


暫時先這樣,子時不眠,血不歸肝。

我先做個粗略的分析,由這張表可以知道,臺灣同志議題的發表,白先勇、李安、
周美伶等人有一定的重要性。在同志議題由文字轉於劇本時,幾個作家的文字基調
便大大地影響了臺灣同志影視的風格--深沉的悲哀。
同志議題的興起期是八○年代,官方的提倡及文學的背景(前後還有朱天心、李昂等人
的文章)也醞釀到了一定程度,而同志作家邱妙津的小說及死亡,均造成了一定的話題
性。許多影視界的人,也許為了在這新闢的項目得獎、或者純粹是同志議題抬頭的表示
,便開始有各式作品出來。李安在當中功不可沒,他以轉為婉委而不直接的方式讓大眾
對同志議題有了認識(雖說仍是以異性戀的角度來詮釋劇本),而蔡明亮的大膽直接也
衝擊了同志的電影(其實之後還有一部《青少年哪吒》,但曖昧情愫較濃),不諱言自
己性向的蔡導,雖在臺灣影界中被視為另類,卻也起了一定影響(如果有放入香港電影,
即可發現他可能直接或間接與《藍宇》、《春光乍洩》等片有關)。

至九○年代,在一定基礎上,有許多影視作品改編小說而來,像《逆女》、《孽子》都
起了一定的作用,我記得當時我媽媽還跟我一起看,雖然大體上仍不脫哀沉的基調,但
極為賣座的結果形成一股風潮。當時偶像劇逐漸抬頭,青春議題正夯,同志議題開始轉
入青春洋溢的風格,像是純同志世界的《十七歲的天空》、《盛夏光年》、《藍色大門》
,各自詮釋了多元的同志風采。不過,到後來,感覺有一點在消費同志。你可以清楚地
發現,有些熟面孔不停地在這些電影出現(像陳柏霖、張孝全)。比較值得一提的是,
周美伶導演倒是真正開啟了同志議題的廣度,像是臺灣首度有變裝皇后出現的
《豔光四射歌舞團》(啊,還有《漂浪青春》忘了補)。


細部不再說明了,應該可以在前表的脈絡中發現一些端倪,以下我以個人心得做小結。


簡單來講,我覺得臺灣的同志電影,拍的不好。不好並不是因為崇洋媚外、不愛國片,
只是,各位,請靜下來思考,我們現在看的同志電影,有多少部,其實主角不是「同志」
,劇情的基調也不會受影響。而且,也有部份電影的重點根本不在同志,只是主角正好
是個「同志」(所以我一直很不明白《刺青》為什麼會得獎)。再者,李安首開先聲時,
以異性戀的角度來呈現(仍有很重的「傳承觀念」),但是後來的幾部片,要嘛很極端,
要嘛就是,看完後會覺得「哇!同志真的好可憐啊,大家要多照顧他們!」,有一種企
圖奪取同情的不協調感。而且為了配合導演、劇本,同志被定位成了一種固定的模版
(T的外形如何如何,會面對什麼問題,P的問題在於……;1號的特質如何如何……),
有很多電影其實只是把男女相處的模式給套進去而已,而且臺灣整體而言(包含同志自己)
都不見得對「同志」有很正確的認識,反而造成了一股莫名的中性風流行。我討厭的原
因還有一個,太過青春了,蔣勳認為,人在青春期時本來就會有性別的不確定性,會多
方伸展觸角,在這個階段的所見所聞會構成一個人之後的基本認同(所以同志議題抬頭
,並不是社會病了,只是選擇多了,勇於選擇的人也多了)但在青春時的矇矓,究竟算
不算得上是同志議題呢?這又是一個麻煩的點了,再說下去我都可以投稿小論文了。

我並不喜歡看同志電影,不是因為我討厭同志,而是因為我太了解同志。
我想要看同志好好談一場戀愛,看同志的曖昧情愫到相知相惜,當然,與社會、家庭的
溝通都是不可避免的問題,但並不是要透過這些議題來被同情,只是想看導演詮釋一種
異於常人但並不怪異的愛情而已。我會希望,我看完電影後,對於現在的自己會有很幸
福的感覺,對兩人的未來可以抱有一點希望,不奢望能夠在一同觀看電影的朋友們眼裡
看見認同,但至少不要是同情。
最後,推薦兩部電影,是港片的《面子》與《蝴蝶》。在九○年代後,港片、臺灣
的同志片在風格上有很大的歧異。如果你/妳覺得我說的話有何偏頗的話,那可以
先看過這兩部,再來對比這幾部,我真的真的沒有要戰臺灣同志國片的意思。

晚安各位!

------------


luciferpku:漏掉帶我去遠方了                                     12/08 00:15
likemr022:帶我去遠方是我覺得最扯的一個....                      12/08 00:17
luciferpku:但是意境我覺得經營得很好~                            12/08 00:27


不能同意你更多!我只有補到2008年,因為這兩年忙著工作,新手上路,
也沒有看很多能電影,所以就不再多補了。

→ soliloquist:我倒覺得就是因為可以把異性戀模式套用進去才吸引人    12/08 00:36
→ soliloquist:讓觀眾覺得同性戀跟異性戀沒什麼不同                  12/08 00:37
→ soliloquist:而且蝴蝶這部片我個人是覺得滿失敗的,演員沒有火花    12/08 00:38

→ soliloquist:而且只是在"同志搶了有夫之婦"這上面打轉,有點老套    12/08 00:39

→ pardonpardon:但其實那樣很假,並不是真的關注同志議題,只是滿  12/08 00:37

→ pardonpardon:某種類型的幻想。跟現實生活有相當程度的背離。       12/08 00:38


我覺得主題是比較放在女老師身上啦……教育的問題、面對學生的想法,
愛與性、婚姻與自由。小葉搶了有夫之婦,我倒覺得不是這樣,而是女主角她
走出自己束縛住自己的牢寵。因此我給予正面的肯定。否則,這部片的確很沒有火花,
反倒進展得有點快有點害羞=////=。

→ soliloquist:可以看看周美玲導演的觀點,刺青就是故意跳脫這種模式  12/08 00:41
→ soliloquist:有人會覺得梁洛施的角色讓男人來演也一樣,但這就是她  12/08 00:42
→ soliloquist:的目的,讓觀眾單純去看一對女同志的感情              12/08 00:43


這邊就衍生出一個問題,就是,拍這個片的主要觀眾族群到底是誰?
整體社會還是有些人會對同志產生反感,所以製作時便會加入很多異性戀的設定與觀點,
使得觀念較容易得到觀眾的認同。不過,也因此,可能有些同志在當中就得不到共鳴。

推 RerunRoad:漏了美麗在唱歌,應該符合原po說的從曖昧情愫到相知相惜   12/08 02:00
推 RerunRoad:美麗在唱歌是一部被低估的好電影 片尾很有餘韻...        12/08 02:02


噓 Original5566:你/妳 這樣寫會比較爽嗎? 中文的"你"不分性別的      12/08 09:26
→ Original5566:用"你/妳"只顯示出你傳統的"兩性觀" 而非"性別觀"     12/08 09:27
→ Original5566:該update一下你的思想了                             12/08 09:27
推 henry12:樓上無聊 推一個分析 我也想看的是正常的同志會面對的問題  12/08 09:56
噓 Original5566:既然要使用異於一般人的字眼 就要有更充足的理由      12/08 10:10
→ Original5566:對性別的概念搞不清楚 談同志電影有什麼意義?        12/08 10:11
推 yannjiunlin:我倒覺得你這個字並非是中性的~別為了反而反...        12/08 10:26
噓 Original5566:"你"是不分性別的 "他"也是 請去問問中文系的老師們   12/08 10:45
→ Original5566:搞清楚是誰為反而反吧~                             12/08 10:46

 


對不起,我就是中文系的老師。我會習慣用「你/妳」,只是習慣用語。


我知道我對同志的概念也不是全盤了解,因為世界很大,所及的視野很小,
我不敢要求各位完全認同我的想法,也可以接受多元的思考,也準備接受批評建議,
只是萬萬想不到,要戰不是戰概念,而是戰「你/妳」這兩個字。

我說明一下,在古時候,所有的造字都是以男性為主體下去造的(可以比較一下西方
也是如此),所以「你」、「他」並不是兩性通用,而帶有一種男性為主體,女性附
屬的意味存在。到了近代,女權運動興起,才開始有「妳」、「她」等字的出現,
使得原有的「你」、「他」意思縮小為單指男性。

個人的解讀是,我覺得這樣文章的產味意味著男、女的平等,因此我這麼使用。
至於「兩字通用」的概念,主要是大陸官定採行,臺灣並沒有嚴格的規定,
導致許多人會誤以為用「妳」是為了故意強調,其實不是的,真的不是。

我使用「你/妳」並不是為了作區別,或是要討論教育,只是習慣用法而已。
更何況,本文要戰應該是要戰「同/異」,而不是戰「男/女」。

我對這個議題真的很有感觸,上述的電影其實我沒有全部看過,


但大致都看過相關的影評、討論、學術論文、相關著作,應該不致於像亂說話吧?

而我看不下去的理由,多半不是出於批評、反對,而是,我常常看到一半,
就痛哭地不能自已……

卻多半不是受電影而感動,只是對於一些場景感同身受,並且,
我真真正正覺得為了拍成一部電影,把某些部分的情感放大太多太多,
使我覺得感情被消費了。

我《藍色大門》看了好多好多次,卻始終沒有看完,無論是書或是電影,
使得我無法評論他的好壞,只能說很傷、很痛,卻不是來自感動,而是一種心靈的觸痛。

《十七歲的天空》又歡樂的很作假,世界是不會全部都只有同性戀的。現在大概只有音樂我會一聽再聽。

《刺青》則看了很想睡,但我想他得獎的主因並不是在同志之間的感情,還包含了其他
的議題。我不喜歡的本片的主要原因在於它不是以同志議題開展出去,而是處理其他問
題時加入了同志的元素,卻在廣告與宣傳中大打同志議題。還記得那時開開心心地帶著
伴去看了,卻沉沉鬱鬱地回來。

《花吃了那女孩》的片段中,有許多主角的作為我很不能認同,甚而覺得形象被醜化,
太像偶像劇的處理反而不夠真實,有點矯情做作。當然,世界很大,我這樣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種偏頗啦……

《面子》的處理方式我很喜歡,算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同志片,這是美國獨立製片的,
但選用的場合、方式許多是跟香港比較貼近。

而《蝴蝶》,我會給予正面的評價,主要是對女主角的生活跟想法有所共鳴(既是老師
,又要配合鄉下的傳統價值觀,最後可能要嫁給一個不愛的人,同時卻要得解決現實的
問題)

整體而言,臺灣的電影一直都有在處理同志議題(或者該說「消費」),只是比重不一,
可是在近幾年的影片中,我已經失去了接觸臺灣同志片的勇氣(並不是嫌爛喔),

我知道有《漂浪青春》,也知道有《帶我去遠方》,卻遲遲不敢看。
工作忙碌是一個因素,另一個關鍵在於,我為什麼要拿我僅有的閒暇時光來看一部
會讓自己情緒崩潰的電影呢?現實已經很痛苦了,為什麼要面對本就不真實的電影……

我覺得,我想看的,應該是同志看了也會開心的同志電影吧。

我本來想要補完的,像是各篇的影評、還有中西性別議題的探討……不過,後續問
題太多了,只更顯得難過,便就此打住吧,謝謝各位的批評與建議。
如果有機會、有時間、有勇氣,我會再看看各位推薦給我的電影的。: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anzis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