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部片我沒有打算做太細膩的分析,因為看到最後我認為它之所以非常有趣,就是觀眾必須自己去觀察、掌握細節然後推敲結局。

故事的主軸在講四名不同領域的太空人被安排至一個心理實驗,測試在模擬太空船內400天不見天日的環境下心理狀態的變化。故事的主角Theo和另名心理學家成員emily在實驗前剛分手,因此實驗初期Theo身為艦長卻是對這個活動最不熱衷的人。Dvorak是其中最熱血、情緒最不穩定、好健身且有嚴重自戀傾向的人。而最後一名成員Bug則是生物學家,性格較敏感脆弱、情感豐富且在任務過程中極度思念女兒。在這400天的過程中,劇情安插了非常多讓觀眾以為這就是一觸即發的伏筆,例如emily每天固定為他們注射特定但不明的藥物;或者與外界訊號中斷以後Dvorak無法藉由上傳自己影片獲得被認同的滿足,且對emily求歡又被拒 ,由自身認同開始崩解並漸漸對他人的認知也產生扭曲;又或者Bug過度思念家人而漸漸產生社交退縮,鑽牛角尖且抑鬱,意外在溫室發現的老鼠也被Dvorak盛怒下踩死....還有許多不確定背後埋藏了或未來可能觸發什麼的事件。

直到有一天有長相怪異的不明人類闖入,加上意外發現那次造成訊號中斷的強大震盪也使得內部系統損壞,氧氣已不足夠所有人使用。於是看到這邊是否是否覺得和<太陽浩劫>後面的劇情有點相似、還是要開啟自相殘殺的老梗情節嗎? 不,這才是故事的開始。

我認為在故事線拉到這裡之前,我甚至一邊看都在一邊整理批評的點了。因為我確實以為事情應該要由上述那些種種,如過去看過的災難或太空電影一樣為前提做「直線的」延伸。由於每個人的狀態並沒有花很長的篇幅去醞釀、推進,如果單純只是這樣那其實非常草率。但隨著劇情走向超展開,我開始認為這些看似「伏筆」的東西其實只是說故事的人想釣魚。最有趣的就是,它從頭到尾都在放餌,直到最後釣上什麼魚,你大概要自己去猜了。這部片沒有在台灣正式上映,但google "400 days  end" 有不少國外網友熱烈地討論並推測結局。建議大家可以看到過一遍以後,再回頭審視第二遍細節,因為選擇性注意可能使你當初遺漏什麼,卻是看到最後的暗示回頭才會再次注意的。至於導演(Matt Osterman,同時也身兼編劇) 究竟有沒有既定的唯一真相...相信觀眾都是抱著「有」的前提才有動力做各種熱烈的討論。但如果沒有,我反而佩服導演在運用細節暗示引導觀眾產生眾多猜想上的高明技巧。可以做到單一結論的引導很容易,要搞得沒頭沒腦各種可能都說不通也很容易,但若要像七巧板大家能不斷挖出不同細節拼湊出不一樣的合理推斷--那在細節的構思上就得十分純熟了。

這部電影在IMDB和爛番茄的觀眾投票上都意外得到非常低的分數,影評人的結果倒還沒出來。但這部片以大眾取向而言其實一點也不難嚼,只是對於需要在電影的最後得到明確前因後果的答案的觀眾來說可能不太能夠被滿足罷了。對於有實驗性題材或敘事手法的觀眾來說是非常回味無窮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anzis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