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會看到這部片完全拜陳仕閎所賜XD

他原先只是想租一部我不會想看的片,結果看完以後意外發現很好看XD
可惜這部在台灣沒有上映。

Easy A Poster

故事大綱


故事的重點是「謊言與謠言」,
女主角Olive把謠言變成一件有意義的存在
雖然劇情誇張歸誇張,但其實存在了一般校園喜劇通常不會有的深度
聽過不少人說<愛情藥不藥>也是意外有深層意義的愛情喜劇
看完這部<破處女王>我認真相信這類喜劇真的可以有深度得很好笑XDDD

內容大概是這樣
女主角Emma Stone原本在學校是個隱形人般的女生

結果為了拒絕她最好的朋友家族旅行的邀請
(因為她朋友的爸媽是無敵怪咖XD)
她原本謊稱說是跟一位叫「喬治」的男生約會
回來以後她朋友就逼問說那你們約會怎樣?有上床嗎?
為了取信於她朋友Olive就在廁所裡講了一個超誇張性愛故事
沒想到被賤人Amanda Bynes聽到了

Amanda是個作風強悍的基督徒,她極力反對婚前性行為,
強迫性地在學校裡宣傳神的旨意和性純潔化
還把學校的吉祥物藍魔鬼(Blue Devil)請願換成一隻醜松鼠XDD
經由她誇張的賣唱,流言在學校開始瘋狂地傳
傳到最後回到Emma耳裡的除了「她跟別人上床」這句是對的以外
其他全都不知哪裡冒出來的劇情XD

不過Emma莫名地樂在其中,因為原本不起眼的她突然變得全校都認識
而且還常常是別人聊天的話題!

此時她認識了一位GAY朋友
這位GAY朋友知道她當初只是為了躲避一些事情撒這個謊
GAY朋友因為GAY的身份常常遭到霸凌,結果他受到Emma這件事的啟發
而拜託她幫他演一場戲假裝他們在一起並發生關係
於是他們就在一場Party上躲到房間裡搥牆壁搖床毆打對方
發出一些「很像」的聲音,於是謠言就這樣無止盡地又傳下去
GAY朋友也因為這樣被大家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
她因為這兩件事情開始變成全校口中的蕩婦
受到霍桑<紅字>小說的啟發
(一名純潔婦人背上蕩婦罪名而在胸口被標記紅A,最後還被審判死罪)
Emma決定將錯就錯,
既然大家愛傳那她就當這樣的人,反正她問心無愧就好
她就把每件衣服都改得超辣,然後胸口繡上一個紅色A
每一個行為舉動都受到全校關注

有一些知道真相的人就會來求她幫忙
就Emma就開始幫一些很可憐、被欺負、在學校沒有地位的人扯謊

扯謊內容就是跟她上床或摸過她之類的
她甚至為了幫一位老師(Lisa Kudrow)隱瞞跟學生的婚外情
因而背負上有性病的醜聞

事情這樣一直下去,
直到她發現有太多不值得她同情的人竟然也開始利用起她
甚至因為這樣差點遭到危險
她才決定停止這個遊戲,打算破除這個從一開始就是謊言的流言。


演員


Emma Stone聽說是即將接演<蜘蛛人4>女主角
和社群網站的Andrew Garfield合演
還蠻期待這個組合的
畢竟目前我對兩個演員的好感度都更勝原來那兩個XDDDDD
她長得跟安娜法瑞絲(<女郎我最兔>、<驚聲尖笑>)長得其實頗像的XD
只是安娜長得比較天然呆
Emma其實舉手投足是屬於性感冶艷路線的

Amanda Bynes以前的形象好像比較傾向於有點憨呆的中性美少女路線
這部片還蠻讓人跌破眼鏡的
神經質、假掰、強勢又三八的的虔誠基督徒
老實說她演得蠻好的XDDDD

整部片除了女主角以外
最好笑的就是她老爸老媽
最經典的一段就是他們有位養子是黑人
有天吃早餐的時候Emma和她爸媽聊到她們家人遺傳到共有的優點
黑人小孩就說:可是我就沒有這樣......
他媽媽就說:沒關係你還小,你長大以後一定也會有這個優點的。
黑人小孩就說:可是我不是你們的小孩耶。

他爸就突然很激動地搥冰箱說:


可惡!!!是誰跟你說的!?

我還希望等你成年以後再告訴你的!!


看到這段整個笑到翻過去,就看到黑小孩一臉「= =」的樣子XDDDD


六人行的Phebe--Lisa Kudrow也有演,不過是演一個毫無同理心的輔導老師= =


這部電影裡面的角色每個都很眼熟
雖然都叫不太出來名字....但是感覺都是常見的電影配角
或是可能都演影集的吧(因為我很少看影集)

演Olive青梅竹馬的Penn Badgley有演Gossip girl
演Olive最喜歡的老師的Thomas Haden Church是Spiderman 3的沙人
(我一直覺得跟率惡魔長好像,比較不邪惡一點而已XD)
演Olive的媽媽Patricia Clarkson就真的很常見,有演隔離島、綠色奇蹟和六呎風雲
她的形象好適合演美麗女醫生那類的
在這部片裡她真的是超好笑的XDD
搭上她性感浪漫的氣質......我以後也想當這種媽XD

還有好幾個覺得很眼熟不知在哪看過的配角,有空再查查

看完以後覺得


有一個關於校園文化的部分,我想綜合<事發的19分鐘>來寫,這邊就不提。


我覺得這部片意外地讓人思考到自我認同和社會接納的問題
青少年在自我認同尋找上的方式不一
在Olive被冠上浪蕩女的稱號後
她卻意外地感到滿足,原因是她終於「被大家注意到了」
事實上被注意到並不等於被接納,
但這個時期的孩子卻可以從中獲得滿足感
並且對這樣的特質(就算是假的)產生認同
甚至使得行為也朝這個方向轉變(例如她改變了穿著,擺明要當個徹底的壞女孩)

但認同歸認同,自我的核心卻還是存在
她的善良、悲憫和潔身自愛卻沒有因為這樣而扭曲
等於是她徹底將「形象」和「價值觀」徹底分開,變成兩條平行線進行
形象帶來她在社會上存在感,但價值觀是她真正的自己
我倒是覺得這種發展傾向挺健康的XDDDDDD
只是行為和想法終究很難完全平行,到最後還是可以看到因為終究產生了衝突
她不想繼續玩下去了,打算徹底講清楚從一開始就被扭曲的事實

不過個性樂觀、幽默的Emma這一整場經歷倒是讓我覺得
其實好像真的不用執著於在乎別人怎麼認為自己
其實只要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快樂地照自己的方式活下去就很好
而且她確實比霍桑小說裡背負淫亂罪名的女人還來得幸運多了....
至少她不必因為這樣被判死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ranziska 的頭像
    Franziska

    兔子的電影街 Franzi's Filmewelt

    Franzis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