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只是看了這麼多吵來吵去的討論串,讓我想到了我今年去奧蘭多迪士尼的感覺。

有些人做有些事為什麼可以成功、可以賺大錢、可以做出規模? 我覺得談什麼商業技巧都是其次,"理念的貫徹"才是重點。無論做任何事,都必須有個明確的理念並貫徹之,才能夠將其意義發揮得淋漓盡致。

迪士尼賺錢嗎?賺得可大了。為什麼台灣的遊樂園做不到?因素有很多--土地、經費、人民消費力...種種,我不是經濟人我講不出專業。但我覺得這些都不是我今天走進迪士尼之後會讓我"感動"的重點。空有很大的規模、砸了很多錢做出豪華的設備、好玩的遊樂設施,頂多就是"好棒、好酷、wow";但"感動"卻是從很多"發現了你從未想過值得經營的細節也被顧慮到了"那種驚喜的感覺,會真的感受到,這個企業經營的用心。

例如最近的新聞在報的,清潔人員在地上用拖把繪製吉祥物,或是那些絕對看不到笑臉垮下來的敬業。

迪士尼商業嗎?當然商業,它貴翻了,可不是慈善事業。但它帶給遊客歡樂與驚喜的理念落實在每一個你看得到看不到的細節中,期待來過的人留下"life-changed experience"。這是讓大家心甘情願乖乖掏出荷包真正高明的"賺錢手段"。

會從電影工業想到這個,是因為我覺得台灣人常常做不起很多大規模的成就(不論何種領域,體育界、藝文界...),就是少了一種貫徹理念的精神,做買賣的缺乏做技術/創作的純粹。賺錢當然是終極目標,但如果目標就只是賺錢,就只會淪為短視近利,然後成就同樣的也只能短打,賺個小安打、求推個壘包,卻打不出幾支全壘打。(這裡完全不是在講棒球本身)


例如像我那天去Magic Kindom,看到地圖上是空地的地方正在蓋新設施。我想到在台灣看到很多商業規模,往往是做到一個程度,開始賺錢了之後就會停在原地。"能越減少成本或效益不穩定的支出越好",直到有一天消費者對這產品膩了、市場反應漸漸弱了,才會趕快再想新的點子。

但我在想,已經多到一整天的時間都玩不完的Magic Kindom,會是因為去迪士尼的遊客開始少了、大家都去膩了,所以才開始蓋新設施嗎?事實上它就算都不擴建,這樣的規模大概可以再撐好幾代吧! XD  畢竟它的價位不是那種三天兩頭可以去的,等一個人玩過全部玩膩以後,可能也差不多要換他帶孩子去了。

這是我看到台灣近期那些,被鄉民問"阿拍本土商業取向電影就是糞土嗎?" 背後的答案--當然不是糞土。但你看到的賺,都只是短視近利的賺。

放眼歐美電影工業強盛的國家,光是製作以外的商業系統有多健全,包括行銷、發行、專業剪輯、美術宣傳等等,搞不好一個細項都可以成立一間公司;而台灣是什麼都製作公司全包。台灣懂創作的人多,懂投資、懂國際買賣的人(較)少,所以做得出東西,找不到資金、賣不出去,只能靠台灣熱血愛本土的台灣掏腰包補貼。問題是電影和其他的產業都是一樣的,台灣是個小島,市場能有多大?觀眾的錢,看電影的預算能有多少?如果只把眼光放在吸引台灣人的市場,賺那最不需力氣的錢(挑對主題不費力氣拍、也不須花力氣外銷),片子賣不出去、錢進不來、外資進不來,永遠都是做出那樣的格局而已。

不是電影的格局,是電影工業的格局。

蔡明亮冷門嗎?當然冷門!!連我range這麼寬的人都對他的作品小生怕怕。所以得獎就很秋嗎?就商業的角度也許不秋,但不好意思,他可能是台灣過去眾導演裡替台灣賺最多錢的導演,因為他是台灣少數在歐洲市場有名氣的導演,所以片子相對賣得掉。

台灣很多人有創作理念,即使有些導演大家好像很喜歡唱衰,但是是用心在做電影。但許多用心的導演也對於電影的國際行銷觀念不足。賣點在哪裡? 如何賣? 什麼時候賣?  在哪裡賣?  都是學問。所以即使是李烈這麼有威望的影人製作的<總鋪師>,還是有想用"Zone Pro Site"這種莫名其妙的英文片名想拿去國外賣的天兵想法。雖然就台灣人對總鋪師一詞的理解,看起來是很有創意,但保證沒一個外國人看得懂。

另外一個殘酷的點就是,台灣一年能有幾部片? 美國有幾部片?台灣有多少電影預算和市場quota可以搞砸?所以為什麼許多人看到台灣人一窩蜂地掏錢買<大尾鱸鰻>的單時,為那些真正具有經濟效益且存在藝文價值的片子感到遺憾。

既然有人認為金馬和奧斯卡都是商業導向的獎項,根本不欠蔡明亮什麼(個人是不予置評,我覺得跟奧斯卡比起來金馬真的是比較中庸的了),那可以拿奧斯卡入圍得獎的作品來和台灣的"商業"作品比較看看,恐怕一堆人都覺得那些程度簡直是藝文電影。

 

重點是,真正的影人,不該再分什麼商業藝文了。要提升作品水準,先從打破這個框架開始。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Franzis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